服務電話:0910-699-336
聯絡信箱:
service@cwhca.com
聯絡我們
選單
關於我們
協會宗旨
現任理事長的話
創會理事長的話
現任理監事
名譽理事與顧問
協會簡介
組織架構
協會章程
活動訊息
協會活動
活動花絮
訂閲電子報
傳承資訊
傳承智庫專欄
專業分享
講座專區
講座陣容
協會講座
學員好康
學員中心
會員專區
會員權責
如何加入會員
申請表單下載
交流平台
ASSOCIATION NEWS
傳承資訊相關新聞
IFRS17上路預告,保險商品將會大洗牌
2023/5/31
(本網站編輯部整理)
為因應2026年保險業將接軌IFRS17,金管會預告修正「
保險業各種準備金提存辦法」,與目前保險業各項提存準備金相較,
刪除了兩項準備金、新增一項「提存服務合約準備金」。
目前雖距IFRS17正式實施仍有二年餘,
然金管會考量業者系統測試、商品設計及策略規劃等之調整時間,
爰於此時預告修正準備金辦法,以利業者持續推進各項接軌準備:
一、 各種準備金之提存涉及大量精算假設及經驗發生率之決定,
準備金辦法之預告可協助業者將相關參數、假設、
衡量方法等納入資訊系統建置之考量,
以利保險業者於112年底前完成系統建置。
二、 保險收入將由現行於收取簽單保費時一次認列(現金基礎),
改為於保險服務提供期間內逐期認列(應計基礎),
並於保險合約群組產生虧損時立即認列損失,
預期可改善現行側重保費收入而產生市場過度競爭之情形,
促使保險業者由重視市占率調整為重視商品實際損益,
並可引導保險業商品結構轉型至銷售具合約服務邊際(CSM,
亦即預期未來能產生之利潤)之保障型商品,回歸保險業核心價值,
以健全保險業經營並保障保戶權益。
三、 我國已於107年適用IFRS9「金融工具」,
115年將適用IFRS17,資產及負債均可採公允價值衡量,
預期將降低資產負債會計不匹配情形,
並促使保險業者強化投資管理能力,重視資產負債管理。
金管會官員說明,因準備金提存涉及大量精算假設及經驗發生率,
準備金提存拍定後,可協助業者將相關參數、假設、
衡量方法等納入資訊系統建置,
讓保險業者可在今年底前完成系統建置,以順利接軌。
金管會拍定IFRS17將在2026年上路後,
保險業對保險市場帶來三大巨變:一、躉繳、儲蓄型保單將驟減,
期繳、保障型保單當道,二、真實顯現「保險本業」賺多少錢,三、
保險負債(保單)以現時利率衡量,如升息階段、
業者增資壓力就可大減。
IFRS17上路,首先,保險業最愛搶市占、比拚的「保費收入」
,將改為「保險收入」,將影響保險業損益。「保險收入」
是指業者收到保費後,需在提供服務後,才能認列收入。也就是說,
一家公司「保險本業」賺錢否,損益表將會真實反映,
猶如財報照妖鏡,未來保費收入多寡、拚多少市占,將不再有意義,
保單能否真正賺錢才是關鍵。
其次,商品結構將轉到銷售能「賺錢」(合約服務邊際CSM為正)
的保障型商品。所謂能「賺錢」保單,如期繳、保障型商品,
因期繳的獲利貢獻高於躉繳,加上保單按期有保費進來,
賺錢又繳久對公司獲利貢獻大。換句話說,2026年後,躉繳、
儲蓄型(如還本型)商品將驟減,甚至絕跡,期繳和保障型商品(
如醫療、意外險、壽險)保單將當道。
最後,IFRS17上路後,因保險業負債全由固定利率、
改採現時利率,金管會過去按年公布、決定隔年保費漲跌的「
責任準備金利率」將走入歷史,未來新舊保單全採現時利率,
保單將每年波動。若在升息階段,將有利壽險業負債缺口縮小,
降低增資壓力。
資料來源:整理摘錄自金管會新聞稿
回到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