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波克夏, 大賣空的 Michael Berry 等投資巨頭都在買 UNH? 最近美國 13F 公布的機構持股資料顯示,許多大型對沖基金同時加碼了 UnitedHealth Group(稱 UNH)。對新手投資人來說,13F 可以視為「聰明錢」的風向球,當一堆基金經理人都買進同一家公司,通常代表他們認為利空已經消化,未來有翻身的機會。
UNH: 美國最大的保險提供商之一,醫療服務的巨頭,生態系巨大 那 UNH 到底是做什麼的呢?簡單來說,這家公司是全美最大的健保龍頭,旗下有兩大主力: 一是保險事業,特別是在聯邦老人保險 Medicare Advantage(簡稱 MA)領域,市佔率高達約 29%,遠遠領先同業。二是 Optum 生態系,裡面包含三個環節:Optum Rx 負責藥品談判和處方管理(PBM)、Optum Health 經營診所、醫療服務網路,Optum Insight 則是資料處理與支付清算。換句話說,從藥品採購、看病、理賠到支付,整條鏈都在 UNH 手裡,形成一個難以取代的「醫療大平台」。
既然這麼厲害,為什麼股價會跌? 1.監管改革帶來壓力。美國政府在 2024–2025 收緊了評等制度(Stars)以及新的風險調整模型 V28,讓保險公司的獲利短期被壓縮。 2.醫療使用量回升。疫情後美國人重新去醫院、看醫生,醫療費用大幅增加,推升 MLR(理賠率),也讓獲利受擠壓。 3.UNH 自身還遇到麻煩。像是子公司 Change Healthcare 的資安事件、司法部調查,以及管理層異動,讓市場信心一度下滑。這些因素加總,導致股價一路修正,評價回落到預估本益比僅 13–14 倍,比過去平均還低。
短期逆風帶來的長期價值投資機會 不過,這正是基金們認為的「抄底機會」。首先,CMS(聯邦醫療主管機關)已經公布 2026 年 MA 支付增幅將高於預期,等於替這兩年的壓力開了「修復之門」。再加上 UNH 在品質與會員管理上已經加大投入, 投資人相信 2026–2027 能把評等(Stars)拉回 4 星以上,屆時又能重新拿到 5% 獎金,獲利自然會有「彈簧效應」。 再者,UNH 的垂直整合讓它即使在 PBM(藥品談判)被監管收緊的情況下,仍能靠醫療服務和數據業務來平衡風險。規模越大,越能把政策衝擊攤薄,這是小公司比不上的優勢。 總結來說,UNH 雖然短期面對政策與醫療通膨的挑戰,但長期競爭力依舊穩固。跌深後的估值已經釋放壓力,若你想找一檔醫療保險產業的龍頭股,這家公司或許正值得關注。
刊登日期:2025/9/10
文章取材自〈 和奕資產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