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營收成長,是週期循環還是AI帶動?

AI Agent能否帶來實質創新,進而於2025年帶動AI趨勢變現?

AI議題於近2年佔據投資市場主要焦點,近期市場持續關注2025年LLM應用的變現能力,部分觀點認為AI Agent將提升變現能見度,然而當前市場對於AI Agent並無一致的定義。若依照OpenAI的界定,AI Agent = LLM + 記憶+規劃技能+工具使用,意即AI Agent具備感知環境,可以做出決策並執行工作(Chatbot或是單純在Workflow添加LLM不是AI Agent)。

上圖架構中的AI Agent,本質是在「單點workflow + LLM 」的基礎上,再加上「管理機制」、「記憶機制」進行各個workflow的交互,意即「得以自動化完成所有單點workflow」,是AI Agent的必要但非充分條件,此外還需要「管理」與「記憶」機制。
然而實務上AI應用的導入癥結在於,大多數的workflow並無法全自動化,遑論在所有流程完成全自動化,且相互連貫。此外自動控管任務、知識管理機制皆仍在技術研發階段,尚無成熟解方,市場若預期2025年即可初見成效,恐怕過於樂觀。

企業預算投入保守,2025年軟體股未必能受惠AI Agent

當前AIGC的C端產品,除Chatbot / 影像編輯外,並無出現Killer APP,因此市場預期AIGC商機主要將由B端帶動。然而根據2024/12月高盛發布的企業軟體預算調查:「84% CIO表示,未來12個月,預期AIGC投入預算< 5%...」,該比例與半年前(2024/7月)的調查結果一致,並未出現明顯增長,也預示明年度軟體公司受惠於AI Agent的幅度可能未如市場此前預期般樂觀。

結論: 投資者須注意軟體營收成長,係由「預算週期」抑或「AI營收」帶動

 如11月備忘錄所述,2025年係軟體預算週期的復甦階段,然而在當前市場高度期待AI Agent的氛圍下,市場情緒易將軟體營收復甦歸結於AI貢獻業務營收,進而導致估值驟升。建議投資者須深入觀察公司業務組成是否確實受惠於AI趨勢,抑或單純只是週期循環,避免於市場情緒高點時進場。

刊登日期:2025/1/20

文章取材自〈和奕資產管理

中華財富傳承顧問協會

CHINESE WEALTH HERITAGE CONSULTING ASSOCIATION

0910-699-336
service@cwhca.com
LINE: @cwh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