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Search全面導入Google Search,結合傳統搜尋引擎模式
在 2025 Google I/O 中,Google 正式宣告以 Gemini 2.5 驅動的「AI Mode」為搜尋模式的創新核心,並持續優化AI Overviews功能,使搜尋系統可解析用戶提問,並以AI Chatbot及傳統推薦引擎同時回答,用戶可以此進行多輪提問,並搭配即時資料與購物導覽。 投資角度而言,AI Search除可為Google新增廣告版位(AI回答版面),推升營收外,同時也可向市場證明,此前部分市場觀點「AI將顛覆傳統搜尋模式」實屬過度擔憂,實際情況是Gen AI反倒將結合傳統搜尋模式,提升用戶搜尋體驗。
從概念驗證到實際端側部署,Google將新產品與既有平台生態整合
本次Google I/O 大會中,Google推出多項新產品,除優化Gemini 2.5模型的推理能力外,並搭配多款應用產品實際落地。如,Gemini App 正式加入 Agent Mode,可根據 Gmail、雲端硬碟內容完成日曆排程、信件撰寫等複雜任務;Gemini Live 則讓使用者在 Android/iOS 上即時使用鏡頭或畫面分享,實現類似 Project Astra 所描繪的多模態交互體驗。 Google 更將生成式 AI 應用延伸至圖像、音樂與影片創作,推出整合式的「FLOW 影片創作工具」,整合 Imagen 4(生成圖像)、Veo 3(生成影片)、Lyria 2(生成音樂)等能力,並與 YouTube Shorts、Music AI Sandbox 無縫串接。這標誌著 Google 正將 AI 能力轉譯為可商業化、可規模化的創作模組,擴展至娛樂、內容創作等高互動性產業。
自研TPU架構,大幅壓低推理成本、強化AI推理優勢
Google在AI領域的核心優勢除既有生態系外,自研TPU亦為關鍵優勢,相較主流 GPU 架構,TPU v5 系列在特定矩陣運算與大語言模型多層並行推理上,擁有更高 FLOPS/W 效能與定制化張量核心設計,使得 Gemini 模型在處理成本與延遲上達到可用於日常應用的門檻。 透過垂直整合自研晶片,Google不僅擁有更好的單位成本控制權,更能依據使用情境進行能耗、精度與延遲的動態調整,形成明確的護城河。以目前最前沿的Gemini 2.5 Pro模型為例,與OpenAI O3模型跑分基本一致,然而推理成本僅為後者的12%~25%,在開發者群體中廣受好評。
結語:2025 Google I/O為AI商業化展示出可能路徑
2025年Google I/O 展現的不只是模型升級與應用展示,更是一場完整的商業化部署宣言。從AI Search結合傳統搜尋引擎模式,到 Gemini Agent 深度整合 Workspace 與 Android 裝置,再到 FLOW、Veo、Lyria等多模態創作工具,Google 已將Gen AI 實際轉換為具備商業價值的產品體系。 更關鍵的是,憑藉自研 TPU 架構,Google 在成本控制與雲端推理效率上取得明顯優勢,構築出難以複製的垂直整合護城河。對投資人而言,這不僅代表Google成功回應「AI顛覆搜尋」的質疑,反而將Gen AI 融入核心平台與終端應用中,開啟一條可預見、可驗證的營收增長路徑,為Gen AI的商業化展現出可能的路徑。
文章取材自〈 和奕資產管理 〉